2025年3月19日下午,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主办的首都金融论坛第203期,暨论文研讨班第312期在明辨楼304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期研讨班邀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高昊宇教授,就“声誉风险:债券违约如何提升信用评级质量?”这一主题与师生们展开了深入交流。本次会议由杨李正博老师主持,金融学院赵大萍副院长,张路、徐新扩、邴涛等多名教师及20余名硕博研究生参加。
高昊宇教授讲述了行业内债券违约事件如何作为市场力量来提高信用评级质量,并提出主要机制在于声誉机制。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推导出四个研究假设:(1)债券违约事件会降低信用评级机构(CRA)的评级膨胀倾向;(2)对于风险较高的发行人,债券违约事件对评级膨胀的降低作用更为显著;(3)对于声誉资本较低的信用评级机构,债券违约事件对评级膨胀的降低作用更为显著;(4)在行业集中度较高的行业中,债券违约事件对评级膨胀的降低作用更为显著。接着利用2014-2019年的数据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违约事件发生后,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通胀显著降低,且这一效应对于评级前风险较高的发行人、质量较低的信用评级机构和更激烈的评级竞争中尤其明显。这一研究具有以下贡献:(1)提供了市场自我调节机制的证据,指出债券违约事件可以增加声誉成本,并作为一种市场驱动的矫正力量,促进一个更加成熟、透明的债券市场;(2)揭示了行业内的债券违约事件是一种市场纪律力量;(3)探讨了对信用评级质量的改善作用。
在论文报告结束后,高教授与我院数名师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包括考虑是否可以将虚拟变量转换成连续变量计算比例;在机制上是否需要将投资者纳入考虑范围,是否需要控制其他的效应使文章结果更具说服力等问题。这一激烈的讨论引发了大家的思考,也为师生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参考。
主讲人简介:
高昊宇,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副主任,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第5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人。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银行与金融中介、金融风险管理、可持续金融与中国资本市场等方面。代表性学术成果发表在The Journal of Finance (IF)、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RF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JFE)、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JFQA)、《管理世界》、《金融研究》、《世界经济》等国内外金融管理领域权威刊物。他结题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后评估特优),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他还是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金融系统工程专业委员副主任、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博士后流动站学术导师。
供稿人:张风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