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下午,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主办的论文研讨班第311期如期举行,同时这也是首都金融论坛第202期,师生通过线下形式参与本次研讨会。本期论文研讨班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讲席教授,陆蓉教授。陆蓉教授同时兼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专家委员会主任,曾任上海财经大学期刊社社长。她就“论文答辩与发表的成功密码——避坑与破局”这一会议主题与学院师生进行了热烈讨论。本期会议由杨李正博老师主持,金融学院马思超、易祯等多名教师以及硕博研究生参加。
本次会议主要探讨了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打开答辩和投稿“黑箱”。结合实例,剖析论文写作各个环节的易错点,揭开编辑部和审稿面纱,并探讨AI工具的合理应用。在会议中,陆蓉教授首先为我们介绍了一篇好文章该如何去写。她首先说,一篇论文的问题一定要有新意,有意义。论文的结论一定要先想好才能进行研究设计,并且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只能有一个。在行文结构上,一定要突出“简约性”,让读者能够快速理解文章的故事。在论文分析过程中,一定要满足“清晰性”要求,使读者能够清楚你的研究过程,并且围绕一个学术问题,提供明确的观点。随后,陆蓉教授又为我们介绍了如何去寻找选题,重点是从市场中来,从理论中来,从生活中来,从复制中来。在第三部分,陆蓉教授为我们介绍了期刊社审稿的各个流程,为我们介绍了一篇文章适合去投什么期刊,使老师和同学们对审稿过程有了清晰的了解。最后,陆蓉教授讲述了如何利用当前的AI技术进行文献阅读,大大提高了科研效率,使老师和同学们受益匪浅。本次研讨会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与会师生各抒己见,研讨氛围轻松活跃,为各位师生在未来关于文章的发表层面提供了新思路。
主讲人简介:
陆蓉教授是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讲席教授、二级教授。兼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专家委员会主任,曾任上海财经大学期刊社社长。研究方向为行为金融学。得到APP《行为金融学》课程主理人,著有《陆蓉行为金融学讲义》等著作。“金融学前沿论文速递”微信公众平台创始人。主持国家级课题8项,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两刊发表论文10篇。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