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下午,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主办的首都金融论坛第206期,暨论文研讨班第315期在明辨楼304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期研讨班特邀上海财经大学陈选娟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就“律师服务、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创新”这一主题与师生们展开了深入交流。本次研讨由杨李正博老师主持,金融学院教师赵大萍、沙叶舟、彭嘉欣及20余名硕博研究生线下参加。
陈选娟的学术报告从中国目前企业创新现状开始。目前企业创新存在大而不强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专利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居于世界首位,而高质量创新占比较低,专利侵权案例较多。对于企业创新而言,律师服务场景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侵权事件发生前的风险防控,发生侵权事件时的诉讼支持,以及侵权事件后的价值变现。已有文献的研究主要为制度层面上:专利保护会促进企业创新产出的增加;执法层面上,司法执行力度促进企业创新的投入与产出。现有文献长期忽视律师对知识产权保护和企业创新的影响。
陈选娟通过梳理律师服务嵌入企业法务体系的典型事实,并利用律师事务所的地理分布衡量律师服务供给水平,分析律师服务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及机理。文章的主要研究问题有:1.律师服务是否提升企业创新;2.通过何种机制影响企业创新;3.律师服务是否影响企业估值。
研究结果显示,律师服务供给对企业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即律师服务供给水平越高,企业的专利产出水平越高;律师服务供给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不仅停留在数量层面,对高质量的发明专利也具有显著提升作用并且这种效应在CEO具有生产研发背景的企业、高科技行业企业和受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中更强。这些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这一研究的主要贡献不仅突破了“法与金融”传统范式,拓展了法律与企业创新的研究视角,也深化了经济法领域的研究,揭示律师服务微观作用机制,并且在实践层面,对推动依法治企和完善法务体系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在论文报告结束后,陈老师与我院数名教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包括企业申请专利到生效需18个月的周期,这个周期是否会影响结果;在控制变量的滞后期选择上,如果专利申请与核心解释变量律师服务同期,而控制变量选择滞后,控制变量与解释变量的残差存在时间上自相关,计量上存在一定的误差;在机制上宏观层面的指标可能存在与市场化营商水平高度相关,营商环境包含的多种因素可能干扰法律服务的识别,可以考虑公司层面的法律风险变量。
本期研讨班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会议氛围轻松热烈,此次报告内容新颖独特,为师生们未来的学术科研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主讲人简介:
陈选娟,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执行院长。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2005年获得美国罗德岛大学博士学位。2005-2007年在美国北卡大学威尔明顿分校任金融助理教授,2007-2012年在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任教2012年被授予为有终身教职的副教授。2019年在上海财经大学再次获得终身教职。研究领域包括金融危机与风险管理、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金融监管、以及实证资产定价。在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Management Sclenc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金融研究》等国内外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10多篇论文。
供稿人:李小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