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年10月14日(周二)12:30-14:00,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主办的首都金融论坛第210期暨论文研讨班第331期在博远1号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研讨活动以“目标日期基金:应如何应对?”(TDFs: What to do about them?)为核心主题,特邀国际知名金融学者、密歇根州立大学商学院弗雷德里克·S·阿迪金融学杰出讲席教授安德烈·西蒙诺夫(Andrei Simonov)担任主讲人,学院师生通过线下参与的方式,围绕目标日期基金的运作机制、绩效问题及应对策略展开深度学术交流,会议由杨阳老师主持,金融学院徐新扩、陈里璇、刘贤达、魏新蓓老师及研究生共同参与,现场氛围热烈,互动研讨氛围浓厚。
在全球养老金体系改革与个人长期投资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目标日期基金(TDFs)作为一类以投资者退休日期为目标、随时间动态调整资产配置的基金产品,已成为多国退休计划(如美国401(k)计划)中的重要投资工具。尤其在投资者长期投资需求与短期市场波动、基金管理行为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的当下,如何规范目标日期基金运作、保障投资者长期收益、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成为金融领域亟待研究的关键议题。与传统基金产品不同,目标日期基金的投资期限随投资者退休日期临近呈确定性变化,且其运作不受基金自身特质引发的投资者需求波动干扰,这一独特属性为研究长期投资中基金管理人行为提供了理想场景,也使其成为检验资本市场效率与基金治理机制的重要样本。
本次研讨中,安德烈·西蒙诺夫教授团队聚焦“免受流动性约束与投资者短期需求干扰的长期基金管理人行为”展开研究,通过系统分析目标日期基金的运作数据,揭示了当前行业存在的核心问题。研究发现,在缺乏短期业绩压力与流动性约束的情况下,部分基金管理人会利用投资者对长期基金的关注度较低这一特点,降低基金运作效率,导致产品业绩表现不佳。数据测算显示,若普通投资者持有此类目标日期基金达50年,可能面临高达21%的累计收益损失,这一结论为理解长期基金绩效问题提供了关键实证依据。
进一步探究业绩不佳的成因时,教授团队提出两大核心机制:一方面,部分基金家族为平滑旗下开放式基金的资金流动冲击,会在目标日期基金的投资组合中过度配置关联开放式基金,这种“利益输送”式的配置策略偏离了资产最优配置原则,直接拉低了目标日期基金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目标日期基金在投资关联基金时,多选择费率较高的份额类别,过高的费用成本进一步侵蚀了投资者的长期收益。为增强研究结论的因果识别效力,团队以2006年美国《养老金保护法案》(Pension Protection Act of 2006)作为外生政策冲击——该法案将目标日期基金确立为401(k)退休计划的默认投资选项,显著提升了其市场地位与资金规模——通过对比政策前后基金的运作数据,更精准地验证了上述机制对基金业绩的负面影响。
在互动讨论环节,金融学院多位教师围绕“目标日期基金在不同养老金体系下的适配性”“如何通过监管政策约束基金家族的关联交易行为”“投资者教育对改善目标日期基金投资体验的作用”等问题与安德烈·西蒙诺夫教授展开深入交流。教授结合美国市场实践与全球多国药例,针对中国养老金第三支柱发展中目标日期基金的潜在应用场景提出建议,认为需从“强化基金费用透明度监管”“建立基于长期业绩的基金评价体系”“引导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理念”三方面发力,推动目标日期基金市场健康发展。现场研究生也积极提问,就“目标日期基金资产配置模型的优化方向”“新兴市场中目标日期基金的风险控制策略”等学术问题与教授探讨,进一步深化了对主题的理解。
本次首都金融论坛第210期暨论文研讨班第331期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师生搭建了与国际顶尖学者对话的平台,更从理论与实证层面为理解目标日期基金的运作规律与治理路径提供了全新视角。对于我国而言,在养老金第三支柱加速发展、个人长期投资需求不断释放的背景下,本次研讨的成果为推动目标日期基金产品创新、完善基金监管体系、助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与实践启示,也为学院师生在行为金融、养老金金融等领域的后续研究拓展了思路、奠定了基础。
主讲人简介:
安德烈·西蒙诺夫教授在金融领域拥有深厚的学术积累与广泛的国际影响力。除密歇根州立大学商学院杰出讲席教授身份外,他还担任该校金融系主任及欧洲政策研究中心(CEPR)金融经济学项目研究员,曾先后斩获欧洲金融协会/LECG行为金融最佳论文奖、伊多·萨纳特纪念奖、贝莱德资产管理最佳论文奖等多项国际学术荣誉,并因在学术期刊服务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Management Science杰出服务奖。教授的学术背景兼具深度与广度,不仅拥有法国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金融学博士学位,还持有莫斯科国立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这种跨学科视角使其在资产定价、个人投资组合决策与行为金融学等研究领域形成独特优势。其研究成果多次在美国经济学会(AEA)、美国金融协会(AFA)、西部金融协会(WFA)、欧洲金融协会(EFA)等全球顶级金融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常见于Journal of Finance、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Review of Finance、Management Science等国际顶级金融与管理期刊,同时被《华尔街日报》《伦敦时报》《经济学人》《卫报》等全球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对学术界与政策界均产生重要影响。
供稿:李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