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9日下午,在学校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以及党委教师工作部的精心安排下,金融学院师生代表前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共同回顾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感悟伟大抗战精神。此次活动以“回望抗战历史、厚植爱国情怀”为核心,旨在引导师生从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中汲取精神力量,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内,师生们沿着展厅路线,依次参观了多个展区。展览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实物展品以及复原场景,生动展现了中国军民不畏强敌、奋勇抗争的英勇事迹,全面回顾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杰出贡献,深刻揭示了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
在参观过程中,师生们始终保持肃穆,认真聆听讲解员对历史细节的解读,不时驻足凝视展品、交流感悟,沉浸在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中。一幅幅斑驳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仿佛将大家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让师生们深刻感受到了先辈们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精神力量。教师代表王頔表示,每一件文物都是“活的历史教材”,能让大家更直观地体会到伟大抗战精神的深刻内涵。
通过此次参观活动,金融学院的师生们不仅对中华民族的抗战历史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也在思想上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学习中深耕专业知识,在工作中坚守责任担当,以昂扬斗志传承伟大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此次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体悟良多,有许多心绪意欲分享。
参观感想
01 23级金融学学硕班 董珑
踏入中华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历史的风云扑面而来。馆内陈列的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照片,如同一把把钥匙,打开那段悲壮而英勇的记忆之门。我不仅回忆起了历史课本中所讲解的传奇色彩,而且想象到了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奋勇杀敌,听到了无数中国人为国捐躯的呐喊。这让我深知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铭记历史,传承先辈们的爱国精神,在新时代砥砺前行,守护这来之不易的盛世。
02 22级金融学1班 王诗慧
站在卢沟桥畔,青砖灰瓦的抗日战争纪念馆静静矗立,像一本摊开的厚重史书。走进馆内,泛黄的家书、带弹孔的钢盔、锈迹斑斑的大刀依次映入眼帘,每一件文物都在无声诉说着80多年前的烽火岁月。
当看到展区的黑白照片,当听到幸存者记述的血泪往事,心脏像被重锤击中——那些蜷缩的身影、绝望的眼神,不是冰冷的文字记载,而是一个个鲜活生命曾承受的炼狱。展厅尽头,“抗战胜利”展区的红旗格外鲜艳,八路军战士缴获的日军武器、民众支援前线的独轮车,读懂了人民群众的力量:这场胜利,是四万万同胞用血肉之躯筑起的长城,是“一寸山河一寸血”的不屈抗争。
走出纪念馆,卢沟桥的石狮依旧威严。雨中桥面的石板,仿佛还能听见当年的枪声与呐喊。寒风阵阵,此刻才真正明白,铭记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护那些用生命换来的和平,为了让“落后就要挨打”的警钟永远在心底长鸣。如今山河无恙,不忘那段刻在民族骨血里的记忆。
03 23级国际金融英文版 景雨潼
跟着队伍走进展厅,最先吸引我的是展柜里一封折叠整齐的战地家书,纸页边缘已经脆化,上面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若我不归,愿山河无恙”——我驻足看了很久,指尖不自觉触到展柜玻璃,忽然想起课本里学过的抗战历史,此刻才真正有了具象的重量。
往后走,看到墙上挂着的军民联防示意图,讲解员说这是当时村民用扁担、锄头和军队一起筑成的防线,我忍不住凑得更近,试图看清图上标注的每一个村落名字;转到国际友人参战展区,那台布满划痕的医疗箱让我停住脚步,想起自己曾抱怨实验器材老旧,对比先辈们在缺医少药的条件下救死扶伤,脸颊一阵发烫。
走出展厅时,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这次参观不是简单的历史回顾,是我第一次真切触摸到“牺牲”与“和平”的温度——今后再翻开历史书,那些文字不再是遥远的记载,而是提醒我要带着这份触动踏实做事,把先辈的信念,变成自己脚下的每一步路。
04 24级金融学类2班 祝懿轩
站在纪念馆里,心情变得很沉重。给我冲击最大的,不是宏大的叙事,而是一些具体的遗物。比如一盏锈迹斑斑的煤油灯,说明牌上写着它属于一位名叫赵一曼的女战士。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就是在这微弱的灯光下,给年幼的儿子写下了绝笔信。信中那句“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让人瞬间眼眶发热。
走出展厅,看到街头车水马龙,人间烟火气十足。忽然深刻地意识到,我们今天触手可及的平凡日常,正是他们当年不曾见到、却为之奋斗不息的未来。
历史并未走远,它沉淀在这些静默的物件里,提醒着我们珍惜与铭记。
05 24级金融学类3班 郭晨曦
迈进展馆的瞬间,仿佛与一位见证历史的老者对话——它静静铺展着中国从战争年代的满目疮痍,到如今富强民主的变迁轨迹,让我内心满是触动。展区里的每一幕都直击人心:屠杀现场的定格画面、731部队惨无人道的生物实验记录、战士们为保家卫国冲锋陷阵直至牺牲的影像……这些照片与文物,让我真切感受到了那段岁月里这片土地上的绝望与无助。万幸的是,总有人愿以血肉之躯守护身后万家灯火——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恰似黑暗中刺破迷雾的曙光。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一次次击退侵略者、一步步夺回故土,终于迎来民族解放的胜利。胜利之后,我们始终紧跟党的步伐:从“站起来”推翻压迫,到“富起来”发展建设,再到如今“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每一步都离不开党的引领。如今我们拥有的美好生活,正是党带领广大人民艰苦奋斗的成果。这次参观不仅让我更深刻地读懂了历史,更坚定了我加入党组织的决心——我终于真正明白,一名党员肩上承载的责任与应尽的义务,也愿以行动传承这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
06 25级金融工程1班 李畅
作为一名共青团员走进抗日战争纪念馆,触目所及的史料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滚烫的历史印记,让我对“责任”二字有了更真切的理解。
东极岛渔民的展区让我眼眶发热:他们不是战士,却凭着一腔孤勇,驾着小渔船在日军眼皮底下转移英国战俘,用朴素的善良诠释了“正义不分国界”。可转身看到南京大屠杀展区,墙上堆叠的遇难者名单、孩童的遗物,又让我攥紧了拳头——侵略者的残暴与无辜生命的逝去,印证着“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
走出纪念馆,回想先辈们用热血守护家国、用善意传递温暖,而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作为共青团员,更该把这份铭记化作行动:既要以史为鉴、强本领长志气,更要传承先辈的赤诚,让青春在守护和平、建设祖国中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