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5日,中国金融学论坛政策研究与学术研究融合发展研讨会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金融学论坛、中国金融学联盟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主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尹志超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研究员致辞,会议由金融学院党委书记李玫玉主持。
李玫玉主持
尹志超教授在致辞中,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现状和发展历程。他强调,金融政策与学术研究相辅相成,期望通过此次会议深化双方在学术、政策研究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协作。同时,他感谢中国金融学联盟的支持,期待各方携手推动金融事业进步。
尹志超致辞
张明致辞
张明研究员在致辞中表示,政策研究与学术研究的融合对金融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为金融领域的发展提供新方向。
会议报告环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吴卫星、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费兆奇、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陆瑶、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张跃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余明桂、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郑联盛、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院侯成琪、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张策分别作主题发言,报告环节由金融学院周开国主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吴卫星教授就《定向货币政策与家庭商业贷款可得性:基于信贷质押再贷款政策》为主题进行主旨报告,探讨了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政策对家庭商业贷款的影响。
吴卫星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费兆奇研究员就《立足“主业”,做好聚焦和拓展》为主题进行主旨报告。他强调研究机构应基于学理分析中国实践问题,聚焦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收支平衡等宏观问题。
费兆奇发言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陆瑶教授就《中国颠覆性创新出现的决定因素与经济影响分析》为主题进行主旨报告,指出北京和深圳已成为颠覆式创新的主要聚集地,科技人才数量和股权融资环境是推动创新的关键因素。她呼吁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完善股权融资体系,并推动地区间技术合作与人才交流。
陆瑶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张跃文研究员就《信息报送选题标准》为主题进行主旨报告。他强调智库研究应聚焦重大战略性问题、经济预测性发现、潜在风险隐患等问题,选题需通过政策学习、数据挖掘、调查走访等方法确定。
张跃文发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余明桂教授就《财政金融协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为主题进行主旨报告,指出通过“政采贷”政策,政府采购合同可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抵押品,显著提升了企业的银行贷款获取能力。该政策不仅增强了企业的融资能力,还促进了企业投资和就业增长。
余明桂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郑联盛研究员就《推动基础理论研究与应对对策研究融合发展》为主题进行主旨报告,探讨了金融监管学在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中的融合路径。他强调,研究机构应立足学术根基,强化问题导向,助力金融安全与监管创新。
郑联盛发言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院侯成琪教授就《新发展阶段的房地产调控》为主题进行主旨报告,指出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的逻辑已不再适用。他建议采取“因人施策”和“因城施策”的策略。
侯成琪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张策研究员就《青年学者开展政策研究的成长与收获》为主题进行主旨报告,强调青年学者应立足学术专长,平衡学术研究与政策实践,避免语言过于学术化,同时注重选题与自身研究方向的契合。
张策发言
在圆桌会议环节,与会专家围绕促进政策研究和学术研究融合、办好中国经济学联盟两大主题展开深入讨论,这不仅关乎学科发展,更对推动金融领域理论与实践结合意义重大。圆桌论坛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张明研究员主持。
圆桌会议
湖南大学
杨胜刚教授
湖南大学
王修华教授
吉林大学
丁一兵教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周开国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
张成思教授
中山大学
刘彦初教授
东北财经大学
李凤羽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
胡海峰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冯芸教授
吉林大学
冯永琦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程炼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周莉萍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张明研究员
中国金融学论坛政策研究与学术研究融合发展研讨会在热烈而富有成效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通过本次研讨会搭建的高端对话平台,与会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了政策研究与学术研究的融合路径,为金融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中国金融学论坛、中国金融学联盟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将继续携手合作,凝聚智慧与力量,推动金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助力中国金融事业的创新与发展迈向新高度。期待未来各方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为金融学科的发展和金融政策的完善贡献力量。
大会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