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第三届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隆重举行。大会以“好用、易用、愿用——以突破性创新加速AI赋能千行百业”为主题,设置“1+9”总体结构,即1个开幕式(主论坛)、9个分论坛,聚焦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产业发展,吸引了5000余名业界精英、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出席。
本届大会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政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承办。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吴卫星,党委常委、副校长尹志超受邀出席会议。
上午主论坛上,吴卫星出席“大模型调优工场启动发布仪式”。据了解,京西智谷模型调优工场以“大算力+大模型+大应用”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为支撑,通过优化数据处理、参数调整、训练技巧和模型评估等步骤,解决当前人工智能算力分散、准确性不足等问题,提高模型的计算效率及准确性。
当天下午,我校与北京市门头沟区政府联合主办了“AI+金融与安全”分论坛。在“专家灼见”环节,吴卫星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与金融服务业:机遇、挑战与展望》为题,深入解析Deepseek现象,对生成式AI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应用前景、挑战与机遇进行了展望。在“发布揭牌仪式”环节,我校金融学院与中关村科技园区门头沟园管理委员会签署“京西科技金融研究院”共建合作备忘录,这是门头沟携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打造产业智库、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又一重大成果。
据悉,2024年4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门头沟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干部人才培养、智库建设与决策咨询、科技培育与成果转化、教育发展等领域展开合作,促进门头沟区与首经贸的高质量发展。2024年10月,金融学院与中关村科技园区门头沟园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启动“红色1+1”支部共建、落地科技金融与数字金融两个产学研基地,并开展科技金融横向课题研究。根据合作备忘录,“京西科技金融研究院”旨在整合校地资源,促进学术交流与产业实践的结合,为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支撑。本次高端智库平台的共建合作,既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也是深化校地合作,做好首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重要举措。
学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付琳,科研处处长范合君,金融学院党委书记李玫玉、院长周开国、党委副书记王冬、院长助理王佳妮,团委书记孟凡宇等参加会议。30余名金融学院志愿者投身其中,以实际行动展现首经贸学子的青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