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9日下午,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工作规范培训及经验分享会在明辨304举行。周开国院长致辞,焦安琪、廉永辉、周晔三位老师分别分享硕博研究生指导经验,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参与学习,副院长赵大萍主持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周开国院长就研究生导师工作规范的重要性进行发言。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因此,研究生导师工作的规范性非常重要,研究生导师的育人职责重大,意义深远。

周开国院长致辞
首先,焦安琪副教授聚焦因材施教的指导理念进行分享。他主张通过与每位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精准掌握他们的需求和未来发展意向,避免刻意催促论文的撰写进度。此外,他还特别重视为学生提供情绪上的支持,通过积极的反馈和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自主规划学术及职业发展路径。

焦安琪副教授发言
其次,廉永辉副教授重点从差异化指导方面分享经验。特别是在指导方式上,他主张对学硕侧重创新能力培养,对专硕侧重实践能力提升,不盲目施压,同时借助B站等网络平台与学生共同学习进步,并在学生就业环节提供针对性支持。

廉永辉副教授发言
最后,周晔教授分享了精细化的指导方法。他分享了自己坚持与研究生共读文献、每周线下组会跟进学生的学习进度等经验做法,并提出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灵活调整指导策略。

周晔教授发言
最后,赵大萍简要总结三位教师的分享要点,并特别介绍了研究生工作规范要求。她向研究生导师们提出倡议:认真学习学校有关管理办法和工作文件,牢牢树立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意识,注重工作规范,加强经验交流,在研究生培养层面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赵大萍副院长总结
本次活动是金融学院本年度加强学风教学建设的系列活动之一,旨在搭建导师交流平台,梳理研究生指导核心要点,为提升导师工作规范和指导能力、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实践参考。本活动的开展为学院导师提供了多元化的研究生指导思路,也为进一步规范指导流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