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朱超 国际金融系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Email:zhuchao@cueb.edu.cn
二、教育背景
1992.09-1996.07,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金融学学士;
1999.09-2002.0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硕士;
2004.09-2007.06,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金融学博士;
三、工作经历
2002.7-2008.12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讲师;
2007.10-2008.2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访问学者;
2009.1-2012.12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
2011.4-2012.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助理;
2012.4-2016.1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
2013.1-至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
2014.3-2015.3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2015.6至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生导师。
四、讲授课程
本科:国际金融学、金融学科导论
硕士:货币经济学
博士:高级货币经济学、宏观金融
五、研究方向
国际金融学、资产定价、人口经济金融、金融风险管理、区块链金融等。
六、主要论文
人口结构与金融市场风险结构:风险厌恶的生命周期时变特征[J]. 经济研究, 2017(9) :150-164.
人口结构与经常账户:开放DSGE模拟与经验证据[J].世界经济,2018(9):26-50.
中国货币错配:部门层面的交叉测度[J]. 世界经济, 2008, 31(5):34-43.
人口学特征与利率期限结构:老年社会平缓的收益率曲线[J]. 金融研究, 2020(6):96-113.
人口结构能解释经常账户平衡吗[J]. 金融研究, 2012(5):30-44.
金融发达地区是否存在金融排斥?——来自北京市老年人口的证据[J]. 国际金融研究, 2017, 360(4):3-13.
全球视角下的人口结构变迁与国际资本流动[J]. 国际金融研究, 2013(2):26-36..
期权隐含偏度期限结构的股票定价信息含量:基于中国、美国和日本的证据[J]. 国际金融研究, 2021(4): 77-86.
自然利率测算及人口结构视角的解释[J].经济学动态, 2020(6):30-46.
什么驱动了国际资本流动?——兼论APEC国家的人口结构效应[J]. 财经研究, 2013(7):4-15.
储蓄率、经常项目顺差与人口结构变迁[J]. 财经研究, 2011, 37(1):4-15.
全球视角的对外资产与负债——方法论的重新表述[J]. 财经研究, 2009, 35(7):88-99.
中国货币错配总体测度:方法、数据与评估[J]. 财经研究, 2007, 33(9):112-123.
货币错配:一种新的测度模型[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25(1):85-96.
七、主要著作
朱超,汇率冲击下的货币错配:理论模型、实证测度与政策选择,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3;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王曼怡,朱超,国际金融新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11。
朱超,中国金融稳定与金融风险管理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11。
八、研究项目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JJB018,全球贸易新环境下我国人民币汇率管理与评估研究,2020/11/1-2023/6/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873092,人口学视角下风险态度、全要素生产率与金融资产收益率研究,2019/01/01-2022/12/31.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7YJA790100,全球低(负)利率背景下人口结构与自然利率研究,2017/09-2020/12.
北京市教委青年拔尖创新人才,CIT&TCD201404132,2014年,金融学.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3-0914,2013年,经济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JY114,全球百年人口结构变迁对国际资本流动格局的效应研究,2012/06-2014/12.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1JGC128,全球经济再平衡背景下经常账户适度性与逆转冲击效应研究,2011/09-2013/12.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青年项目,10YJC790414,中国经常账户均衡研究,2010/01-2012/12.
北京市教委人才强教计划-中青年骨干教师,PHR201008213,2010年,金融学.
九、学术会议
2006.11,第六届中国经济学年会,武汉大学,武汉。
2007.10,第四届中国金融学年会,湖南大学,长沙。
2009.7,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第二届青年论坛,黄山。
2010.10,中国青年经济学家联谊会(YES),东南大学,南京。
2010.11,第一届《金融研究》论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2010.11,第四届亚太经济与金融论坛,中央财经大学,北京。
2011.3,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学术峰会暨2011年《国际金融研究》论坛(春季),武汉大学,武汉。
2011.5,第二届世界经济学会年会,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Amherst,Massachusetts,USA.
2011.10,第八届中国金融学年会论文,山东大学,济南。
2011.12,第十一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上海财经大学,上海。
2012.7,第二届全国区域金融论坛,兰州商学院,兰州。
2012.7,中国数量经济学年会,新疆财经大学,乌鲁木齐。
2012.10,第九届中国金融学年会论文,浙江工商大学,杭州。
2012.11,第五届亚太经济与金融论坛,中央财经大学,北京。
2012.11,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学术峰会暨2012年《国际金融研究》论坛(秋季),西南财经大学,成都。
2012.12,第十二中国经济学年会,山东大学,济南。
2013.10,第十届中国金融学年会,北京大学,北京。
2013.11.第三届全国区域金融论坛,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
2013.11,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年会暨理事会议,中山大学,广州。
2013.12,第十三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西南财经大学,成都。
2014.10,第一届中美经贸论坛,Cleveland State University,Cleveland,Ohio,USA.
2015.10,第五届全国区域金融论坛,河南财经大学,郑州。
2015.10,第十二届中国金融学年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
2015.12,第十五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十、奖励、荣誉
2021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贸学者.
2018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1/9.
2017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1/5.
2016年,首都“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首都地区金奖指导教师.
2015年、2018年,金融学院教学学评教前五名优秀奖.
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5/5.
2014年,北京市教委青年拔尖创新人才.
2013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13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作品大赛,北京市特等奖,全国二等奖指导教师.
2013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5/5.
2013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学名师.
2012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5/5.
2012年,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2/3.
2010年,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
2009年,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第二届“国际金融青年论坛”一等奖,排名1/1.
十一、社会职务
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
北京市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
校学术委员会委员(2015-2020;2021- )